麦收时节,宣化镇的麦田里一派繁忙景象,收割机轰鸣而过,留下沉甸甸的麦穗,打捆机紧随其后,将散落的麦草“吞入”腹中,吐出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草墩。这一场“麦收+打捆”的同步作业,不仅让田间地头干净整洁,更让麦草变成了养殖户的“香饽饽”、农户的“钱袋子”。
在乐三村千亩小麦示范点,阳光洒在空旷的麦田上,一台麦草打捆机正趁着天晴草干全速作业。随着机械有节奏的吞吐声,一垄垄麦草被快速收拢、压实,转眼就成了整齐的草墩,星星点点散布在麦茬间,宛如一个个方阵。不远处,转运车紧随其后,将草墩逐个装车,这些“绿色宝藏”将陆续送往周边的养殖牧场和农家圈舍,成为牛羊冬储的优质饲草。
“我们通过高台县万禾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招标开展麦草打捆,每天7台机械同时作业,目前已经完成1500多亩麦田的打捆,收了大约1.3万个草墩。”农机作业户徐万礼指着忙碌的机械介绍,打捆机穿梭田间,既提高了效率,又保证了麦草的干燥度,打出来的草墩很受养殖户欢迎。
麦草作为冬储饲草中的“佼佼者”,一直是牛羊的“最爱”。往年夏收后,部分农户为图省事就地焚烧麦草,不仅污染环境,还浪费了资源。如今,宣化镇通过“机械跟进、及时回收”的模式,让麦草有了好去处。
夏收开始后,宣化镇创新推出“一站式”农机社会化服务,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服务企业,农户按需“点单”,企业精准“派单”,再叠加政策补贴,形成了“农户省心、企业增效、产业受益”的良性机制。全镇组织10台联合收割机、7台麦草打捆机,对7080亩小麦开展同步作业,既加快了夏收进度,又降低了农户的收获成本。据统计,该镇预计可回收麦草1000吨,产生经济附加值约100万元。